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
一、行业背景
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能源汽车、信息与电子技术的日趋融合,现代汽车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既精通汽车制造工艺、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汽车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
山东省作为我国汽车制造业大省,汽车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产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拥有一汽-大众、中国重汽、潍柴动力、中通客车、上汽通用、北汽福田、比亚迪等大型汽车类制造企业,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套等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汽车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磅礴之力正在形成,汽车大省向汽车强省转变迈出新步伐。
二、人才需求
通过对省内外大中型汽车制造企业调研,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汽车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数量短缺,特别在车身制造、关键零部件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汽车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比例越来越高(如车身焊接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焊接应用等),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维护、焊接机器人应用等高技能要求大幅度提升,急需具备独立胜任岗位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操作、维护和技术管理人员。
三、专业特色
专业是国家骨干专业、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与一汽-大众、中国中车等多家国内名企建立了稳定的“人才战略储备”合作关系,校企对接、人才共育,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深受广大就业单位欢迎。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授领头、双师铺路,双师素质教师92%以上,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异,教学环境优越,满足了学生工学交替、顶岗技能强化等实践教学需要,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四、培养目标
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现代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制造行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检验,自动化生产线维护调试,工艺装备优化设计及企业生产与技术管理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现代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制造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课程体系
专业紧密对接产业新业态,增强人才适应能力,人才培养标准紧跟岗位能力要求,采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构建形成了由公共基础与素质教育平台、职业技术技能基础平台、职业技能核心模块、职业拓展模块、职业实践模块构成的“双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职业技术技能基础平台有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汽车底盘结构与拆装、汽车电气结构与拆装、汽车电工电子等课程,职业技能核心模块有汽车制造工艺、汽车总装与试验技术、汽车生产现场管理、汽车生产自动化技术、汽车产品质量管理、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课程,可选学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改装技术、汽车彩绘技术、汽车美容与装饰、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职业拓展模块课程,职业实践模块课程有汽车构造实训、汽车制造工艺实训、汽车拆装与调试实训等。
六、教学条件
专业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比亚迪、中车青岛等知名企业合作,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基地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汽车整车、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系统、汽车车身等实践教学区;与北汽福田多功能汽车有限公司产教融合,共建汽车动力产业学院,优越的实训条件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七、培养质量
专业自2011年设置以来,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汽车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多数学子经过学校理论实践学习、企业工作历练,成为企业中流砥柱。专业设有智能汽车制造、巴哈汽车、汽车服务精英等学生社团,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表现卓越,屡获佳绩,近三年来荣获比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6项。
八、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检验,自动化生产线维护调试,工艺装备优化设计及企业生产与技术管理等工作,就业面向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宝马中国、中国中车、比亚迪等大型知名企业,毕业5年时间可成长为生产线技术负责人、装配制造项目负责人以及整车调式技术负责人。初级岗位年薪可达8万元,中级岗位年薪可达20万元,就业前景广、质量高。